三个少年在乡间的小路上漫无目地走着,远方的天际线被金色的线妆点着,还有不久天就彻底黑了。三个年轻人已经很久没吃东西了,饥肠辘辘的他们本能地寻找着任何能够找到食物的地方。
很快,他们看到的一个年轻的女人走在路上,领头的少年知道眼前的人或许会施舍给他们一些东西让他们果腹,但是身为人的尊严让他无法开这个口。
三个人的步子越迈越大,前面的女人也发现了他们,四个人仿佛是竞走运动员一样,在马路上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竞走比赛,很快,女人到了家门口,看着近在咫尺的家门,她不那么害怕了。
她转过身来高声质问道:“你们是谁,到底想要干什么!”三个人被女人的气势吓到了,领头的少年张开干涩的嘴唇,说道:“我叫何荣锋,家是四川酉阳县董河乡麻园村的,我们三个是出来打工的,结果在车站的时候被人割了包,我们三个人已经几天没吃饭了,想讨碗饭吃。”
看着面黄肌瘦的三个少年,虽然落魄,但是三人的眼睛却很清澈,于心不忍,女人将这三个年轻人带回了家中并为三个人准备了饭菜,看着狼吞虎咽的三个人,女人说道:“我叫戴杏芬,你们叫我姐就行,我家里虽然没几个钱,但是供你们两顿饭没啥问题。”
何荣锋吃着吃着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他想家了。何荣锋想起了他的父亲,何荣锋的父亲是一名屠夫,负责为周边村镇宰杀生猪,起早贪黑供家里几个孩子上学,生活虽苦到也算有盼头。
变故突生,某次春节前夕,何荣锋的父亲刚帮街坊四邻杀了几十头猪并卖掉,所得的8000块钱都被他揣在了棉袄的内衬里。里里外外折腾了两个晚上,何荣锋的父亲困得不行了,靠在火车的座椅上沉沉地睡去,第二天一醒,他发现兜里揣的钱都没有了,棉袄上一条长长的口子告诉他,他被人偷了。
何荣锋的父亲失魂落魄地回到村子,无论他怎么解释,村民们都不相信他,债主们天天催债,用尽了各种手段,何荣锋家里的玻璃被砸了,水缸也被人打碎了,迫不得已,父亲离开了家。
家里的顶梁柱塌了,何荣锋面对越来越困难的家境和不断催债的债主,迫于无奈辍学外出打工。
就这样,何荣锋同两个同乡一起外出赚钱打工,来到浙江的三个人人生地不熟,本地的老板也不用外地人,更加不幸的是三人的钱包在火车站被人偷了,身无分文又没有工作,三人只得沿路乞讨,经常遭受别人的白眼不说,有时候还要被人辱骂。
漫无目的地走了几天以后,三人遇到了戴杏芬。
在戴杏芬家休整了两日后,何荣锋准备离开了,临行前戴杏芬各给了三人十块钱的盘缠还有一些当地的特色干粮,要知道当时戴杏芬每个月的工资也仅有八十块钱而已。
三人怀着满满的感激上路了,离家多日的他们受尽了冷落却在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身上感受到了关怀,日后有成就了报答戴杏芬这个念头也在何荣锋心里面扎了根。
离开戴杏芬家的何荣锋顺利地找到的一份工作,他慢慢从底层干起,手里的活越干越漂亮。后来,何荣锋手头慢慢地有了一些积蓄,辗转多地最后决定在沈阳创业。
何荣锋早在创业初期就想要联系戴杏芬了,但是手头越来越忙的工作,诸多需要处理的工作,看望自己恩人的计划也就搁置了下来。
后来随着名声的打响,公司的境况也越来越好,何荣锋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探望恩人这件事也逐渐提上了日程。
2013年,何荣锋的公司已经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公司,同时,何荣锋也准备去探望自己曾经的救命恩人。
多方打听,何荣锋从浙江一个生意伙伴那里了解到了戴杏芬当前的状况,了解明白后,何荣锋随即驱车前往浙江仙居。
经过十几年的奋斗,戴杏芬和丈夫开了一家小面馆,虽然说不能大富大贵,但是也还算小康。
何荣锋走进了这家面馆,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对不起,马上要打烊了。”看着走进来的人,戴杏芬说道。
看着自己曾经的恩人,何荣锋眼睛湿润了,连忙上前拉住戴杏芬的手说道:“姐,你还记得我吗,我是小何啊。”
戴杏芬看着眼前的人,眼眸中的脸逐渐与记忆中的脸重合在了一起,虽然面前的人因为不断地应酬而有些发福,但是戴杏芬还是能认出来他就是自己曾经帮助过的人。
看着自己曾经帮助过的人飞黄腾达,戴杏芬心里很是欣慰。何荣锋此次前来除了带了很多的礼品外,还带来了一张一百万元的支票,他希望能通过这张支票让自己的恩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戴杏芬拒绝了,她说她帮助别人从来没有想过要过回报,而且这张支票过于贵重,她也没法收。这张支票在何荣锋和戴杏芬二人手中不断地来回,最终戴杏芬也没有收这张支票。
此行,何荣锋还带了几万现金,戴杏芬也没有想要收,直到何荣锋佯装生气,戴杏芬才假装收下了这笔钱,这笔钱后来被夹在了戴杏芬送给何荣锋的土特产之中。
经历了这件事后,街坊邻里听说了戴杏芬是这样的一个人,便经常光顾戴杏芬家的面馆,其他周边地区的人也闻讯赶来,面馆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何荣锋也在戴杏芬家周边买了一套房子,逢年过节就到这边来住两天,同自己的姐姐聊一聊家长里短。
受到戴杏芬的感染,何荣锋也在发迹后做了很多善事,每逢演讲,何荣锋都会说出自己的经历,将这份爱心传达下去。
参考文献
[1]海洋.小乞丐打拼成富豪 女恩人两度拒馈赠[J].华人时刊,2015,(02):54-56.
[2]杨澍.“小乞儿”百万支票报恩记[J].情感读本,2015,(09):57-59.
[3]虞禄洋;仓一荣.男子获助21年后赠百万支票报恩[J].情感读本,2015,(01):36-38.
戴杏芬家支票何荣锋浙江戴杏芬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